新能源的喜与忧
刚刚谢幕的2006北京国际车展让国内爱车一族大饱眼福,同时也让国人与新能源汽车有了近距离的接触。通用、上气、比亚迪、马自达、丰田、华晨、奇瑞等国内外汽车生产商都展示了自家的新能源车作品。借着车展的东风,新能源成为了国人口中的热门话题。
实际上,新能源早就悄悄走进千家万户,早已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不可分。就拿秸秆来说,过去每到夏收季节,我国北方许多地区的农田地里都少不了腾腾燃烧的秸秆;而如今,把各类农作物秸秆“吃干榨尽”和转化增值,已成为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。很多农民都知道秸秆也是宝贝,收集秸秆也能挣钱。
新能源惠及每一个人。在西藏,太阳能产品已广泛在农牧民中推广应用。广大农牧民拥有太阳灶15万台、太阳能热水器20万平方米以上,50万农牧民告别了无电的历史。在新疆,风力发电已成为很多边远农牧区解决生活用电的主要方式之一。在新疆的一些山区草场,只要有人定居的地方,就会有风力发电站,当地民众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质量也因为有了电而得到了大大的提高。在广东,面对电力缺口达400万千瓦的严峻形势,首座LNG电厂已于9月供电。LNG的大量使用,乃至替代煤和油用于发电,将成为广东使用能源的新方向之一。在福建,波浪能也成为推进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最具战略意义的资源之一。
无论是在先起步的东部还是在热火朝天发展的西部,新能源都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在环境压力、油价上涨等因素的推动下,新能源在替代传统能源方面正在表现出巨大潜力。
然而,作为新兴产业,新能源真正让大众接受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。现在在北京永丰站至北宫门方向奔跑的384路“氢燃料电池公交车”,刚出来时,掌声不响,骂声却阵阵。因为氢动力汽车无论从技术还是运营成本上都存在很多问题。再如,近年来,我国生物柴油领域较热,人气很足,但这一产业还不成熟。很多并不掌握成熟技术和拥有完善设备的小企业,趁着这一领域相关政策、市场不完善,对原料稍去杂质就提炼制成所谓“成品生物柴油”,产生恶劣后果。
的确,新能源产业发展还面临成本、政策立法和公众意识等多方面的障碍。这些问题如得不到解决,新能源就不可能真正造福老百姓,相反还会成为吸钱的黑洞。
来源于:中国石油报
近期,西部时报社按照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统一部署,扎实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集中学习教育活动,覆盖全体党员干部、入党积极分子及职工。活动以“走基层、转作风、改文风”为主线,通过“学思想、查问题、改作
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今日(7月14日)正式发布第十二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信息公告。西部时报旗下创新型新闻服务产品“AI报童”核心算法已成功通过审核并完成备案。算法备案是我国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实施的
7月13日,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(以下简称“中国西促会”)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。会议深入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,全面总结协会工作,科学谋划未来发展,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。中国
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中心摄4月26日,北京语言大学第二十届世界文化节盛大启幕,来自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余名师生校友相聚一堂。作为文化节重要单元,西部文化展区以“传统与创新交织”为主题,携地理标志农